如獲至寶 | |||
拼音 | rú huò zhì bǎo | 簡拼 | rhzb |
近義詞 | 大喜過望、喜出望外 | 反義詞 | 如喪考妣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構 | 動賓式 |
成語解釋 | 至:極,最。好象得到極珍貴的寶物。形容對所得到的東西非常珍視喜愛。 | ||
成語出處 | 宋·李光《與胡邦衡書》:“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獲至寶。” | ||
成語用法 |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非常珍視喜愛 | ||
例子 | 行至堂阜,鮑叔牙先在,見夷吾如獲至寶。(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六回) | ||
英文翻譯 | rejoice over a windfall | ||
成語正音 | 至,不能讀作“zì”。 | ||
成語辯形 | 至,不能寫作“質”。 | ||
成語辯析 | 如獲至寶和“大喜過望”都表示非常高興。但如獲至寶多是強調得到某種事物或人之后的高興心情;富有比喻色彩;而“大喜過望”表示聽到某事或得到某物之后的高興心情;不含比喻色彩。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