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本逐末 | |||
拼音 | qì běn zhú mò | 簡拼 | qbzm |
近義詞 | 棄本求末 | 反義詞 | 棄末返本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 |
成語解釋 | 棄:舍棄;逐:追求。古指丟棄農桑從事工商等其它事業。現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 ||
成語出處 | 《漢書·食貨志》:“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錢。” |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指本末倒置 | ||
例子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61回:“若皮毛未得,先學術數,便是棄本逐末。” | ||
英文翻譯 | pay attention to trifles but neglect essentials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