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鄉僻壤 | |||
拼音 | qióng xiāng pì rǎng | 簡拼 | qxpr |
近義詞 | 窮山惡水、不毛之地 | 反義詞 | 沃野千里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 |
成語解釋 | 壤:地。荒遠偏僻的地方。 | ||
成語出處 | 宋·曾鞏《敘盜》:“窮鄉僻壤、大川長谷之間,自中家以上,日暮持錢,無告糴之所。” | ||
成語用法 | 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 ||
例子 | 窮鄉僻壤,有這樣讀書君子,卻被守錢奴如此凌虐,足令人怒發沖冠。(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九回) | ||
英文翻譯 | by-place <remote,backward place> | ||
成語正音 | 僻,不能讀作“pǐ”。 | ||
成語辯形 | 壤,不能寫作“嚷”。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