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水相逢 | |||
拼音 | píng shuǐ xiāng féng | 簡拼 | psxf |
近義詞 | 不期而遇、一面之交 | 反義詞 | 莫逆之交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 |
成語解釋 | 浮萍隨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來不認識的人偶然相遇。 | ||
成語出處 |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 ||
成語用法 |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指無深交 | ||
例子 | 此生平第二知心交也。惜萍水相逢,聚首無多日耳。(清·沈復《浮生六記·浪游記快》) | ||
英文翻譯 | meet casually | ||
成語故事 | 公元676年,唐朝著名的文學家王勃因罪被免官,前去交趾探望做縣令的父親,途經洪都,都督閻伯嶼因重修的滕王閣落成,宴請文人志士及他的女婿吳子章,邀請他們為它作序,王勃作《滕王閣序》感慨:“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 ||
成語正音 | 水,不能讀作“suǐ”;相,不能讀作“xiànɡ”。 | ||
成語辯形 | 萍,不能寫作“憑”或“平”;逢,不能寫作“篷”。 | ||
成語辯析 | 見“邂逅相遇”。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