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群索居 | |||
拼音 | lí qún suǒ jū | 簡拼 | lqsj |
近義詞 | 銷聲匿跡、孤苦伶仃、孤家寡人 | 反義詞 | 和睦相處、和衷共濟、精誠團結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構 | 連動式 |
成語解釋 | 離開集體或群眾,過孤獨的生活。 | ||
成語出處 | 西漢·戴圣《禮記·檀弓上》:“吾離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 ||
成語用法 |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用于人或動物 | ||
例子 | 雖慈顏未復,溫清久違,離群索居,甚為得志。(唐·無名氏《靈應傳》) | ||
英文翻譯 | live out of the world | ||
謎語 | 獨在異鄉為異客 | ||
成語故事 | 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子夏生性孤僻,平時很少與同學合群,只與曾參比較要好。子夏的兒子死了,他差一點哭瞎了眼睛。曾參前去批評他,子夏聽后,如夢初醒,覺得自己離群索居很久就造成這樣,于是節哀順變,與同學打成一片。 | ||
成語正音 | 居,不能讀作“jù”。 | ||
成語辯形 | 索,不能寫作“鎖”。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