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豆摘瓜 | |||
拼音 | jiān dòu zhāi guā | 簡拼 | jdzg |
近義詞 | 自殘骨肉、骨肉相殘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 |
成語解釋 | 比喻親屬相殘 |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曹植《七步詩》:“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唐·李賢《黃臺瓜辭》:“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 |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親屬相殘 | ||
例子 | 或兄弟爭國,煎豆摘瓜,而建文之仁,金川門改為僧。★康有為《大同書》甲部第六章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
煎豆摘瓜 | |||
拼音 | jiān dòu zhāi guā | 簡拼 | jdzg |
近義詞 | 自殘骨肉、骨肉相殘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聯(lián)合式 |
成語解釋 | 比喻親屬相殘 | ||
成語出處 | 三國·魏·曹植《七步詩》:“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唐·李賢《黃臺瓜辭》:“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 | ||
成語用法 |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親屬相殘 | ||
例子 | 或兄弟爭國,煎豆摘瓜,而建文之仁,金川門改為僧。★康有為《大同書》甲部第六章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