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靴搔癢 | |||
拼音 | gé xuē sāo yǎng | 簡拼 | gxsy |
近義詞 | 不得要領、勞而無功 | 反義詞 | 鞭辟入里、一語破的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 |
成語解釋 | 搔:抓。隔著靴子搔癢癢。比喻說話作文不中肯,不貼切,沒有抓住要點。或做事沒有抓住關鍵。 | ||
成語出處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康山契穩禪師》:“曰:‘恁么則識性無根去也?’師曰:‘隔靴搔癢。’” | ||
成語用法 |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 ||
例子 | 批語家也必須深入生活,否則,隔靴搔癢的事情,總是難免的吧!(秦牧《鮮荔枝和干荔枝》) | ||
英文翻譯 | scratch an itch from outside the boot | ||
成語正音 | 搔,不能讀作“zǎo”。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