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蘭竟體 | |||
拼音 | fāng lán jìng tǐ | 簡拼 | fljt |
近義詞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主謂式 |
成語解釋 | 芳蘭:蘭草的香氣;竟體:滿身。香氣滿身。比喻舉止閑雅,風采極佳。 | ||
成語出處 | 《南史·謝覽傳》:“覽意氣閑雅,視瞻聰明。武帝目送良久,謂徐勉曰:‘覺此生芳蘭竟體。’” | ||
成語用法 |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比喻舉止閑雅 | ||
例子 | 這兩人,面如傅粉,唇若涂朱;舉止風流,芳蘭竟體。(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
芳蘭竟體 | |||
拼音 | fāng lán jìng tǐ | 簡拼 | fljt |
近義詞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jié)構(gòu) | 主謂式 |
成語解釋 | 芳蘭:蘭草的香氣;竟體:滿身。香氣滿身。比喻舉止閑雅,風采極佳。 | ||
成語出處 | 《南史·謝覽傳》:“覽意氣閑雅,視瞻聰明。武帝目送良久,謂徐勉曰:‘覺此生芳蘭竟體。’” | ||
成語用法 |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比喻舉止閑雅 | ||
例子 | 這兩人,面如傅粉,唇若涂朱;舉止風流,芳蘭竟體。(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四回) | ||
產(chǎn)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