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得和尚躲不得寺 | |||
拼音 | duǒ dé hé shàng duǒ bù dé sì | 簡拼 | ddhsdbds |
近義詞 | 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 反義詞 |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構 | 復句式 |
成語解釋 | 寺:寺廟。指躲避一時,但終究不能根本逃避 | ||
成語出處 |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54回:“你不愿慌,‘躲得和尚躲不得寺’。我自然有個料理。” | ||
成語用法 | 作賓語、定語;用于口語 | ||
英文翻譯 | a fugitive must belong to some place that can provide clues | ||
產生年代 | 近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