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槍舌劍 | |||
拼音 | chún qiāng shé jiàn | 簡拼 | cqsj |
近義詞 | 針鋒相對 | 反義詞 | 促膝談心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 |
成語解釋 | 舌如劍,唇象槍。形容辯論激烈,言詞鋒利,象槍劍交鋒一樣。 | ||
成語出處 | 元·高文秀《澠池會》一折:“憑著我唇槍舌劍定江山。” | ||
成語用法 |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用于辯論、爭論激烈的場合 | ||
例子 | 日內瓦,話重說。換唇槍舌劍,議傾壇席。(陳毅《滿江紅·送周總理赴日內瓦》詞) | ||
英文翻譯 | eloquent in speech | ||
謎語 | 打嘴仗 | ||
成語正音 | 劍,不能讀作“jiǎn”。 | ||
成語辯形 | 劍,不能寫作“箭”。 | ||
成語辯析 | 唇槍舌劍和“針鋒相對”;都可形容辯論時言詞激烈。但唇槍舌劍偏重在言辭的尖刻;“針鋒相對”偏重在對對方的攻擊;或針對對方進行回擊;還可比喻雙方論點、行動 、立場尖銳的對立。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生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