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脛而走 | |||
拼音 | bù jìng ér zǒu | 簡拼 | bjez |
近義詞 | 不翼而飛 | 反義詞 | 秘而不宣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構 | 偏正式 |
成語解釋 | 不:沒有;脛:小腿;走:快跑。沒有腿卻能跑。比喻事物無需推行,就已迅速地傳播開去 | ||
成語出處 | 漢·孔融《論盛孝章書》:“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 | ||
成語用法 | 緊縮式;作謂語、狀語;比喻不經宣傳就迅速流傳開來 | ||
例子 | 袁伯珍慌忙把家里所有的東西,檢點一番;別的一樣不缺,只有金銀首飾和鈔票洋錢,卻一概不脛而走。(清·無名氏《官場維新記》第四回) | ||
英文翻譯 | spread far and wide <get round fast; run without leg> | ||
謎語 | 蛇行 | ||
成語故事 | 東漢末年,孫策統治江東,江東才子盛孝章為人耿直孤傲,他的好友孔融擔心孫策對他不利,想把他推薦給曹操,孔融給曹操寫一封信:“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 | ||
成語正音 | 不,不能讀作“bú”。 | ||
成語辯形 | 脛,不能寫作“徑”或“經”。 | ||
成語辯析 | 不脛而走和“不翼而飛”;都比喻不用宣傳就迅速地傳播。但“不翼而飛”還能比喻東西突然無故丟失;不脛而走沒有此意。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