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發百中 | |||
拼音 | bǎi fā bǎi zhòng | 簡拼 | bfbz |
近義詞 | 彈無虛發、百步穿楊、百無一失 | 反義詞 | 無的放矢、百不一存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 |
成語解釋 | 形容射箭或打槍準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
成語出處 | 西漢·劉向《戰國策·西周策》:“夫射柳葉者,百發百中,而不以善息! | ||
成語用法 |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射擊技術高明,辦事有把握 | ||
例子 | 回見子牙,叩頭在地:“丞相妙計,百發百中!保鳌ぴS仲琳《封神演義》第三十六回) | ||
英文翻譯 | never miss one's aim | ||
謎語 | 弼;神槍手 | ||
成語故事 | 有一次,晉厲公攻伐鄭國。楚共王出兵援鄭,和晉軍相遇于鄢陵(即所謂的“鄢陵之戰”。鄢陵,今屬河南省)。戰斗中,晉將魏錡射傷了楚共王的眼睛。楚共王恨之入骨,就約養由基兩枝箭,要他代為報仇。結果,養由基只用了一枝箭就把魏錡射死,而把另一支箭還給楚共王復命。 在楚共王時,還有一個善射的人,名叫潘黨,能每箭射中箭靶的靶紅心。養由基對他說:“這還不算本事,要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楊柳葉子,才算差不多了。”潘黨不服,當即選定楊柳樹上的三片葉子,并標明號數,叫養由基退到百步之外,順序射去。養由基連射三箭,果然,第一箭中一號葉心,第二箭中二號葉心,第三箭中四號葉心,非常準確。 《史記》說:“楚有養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 形容射箭技術的高明,因此叫做“百發百中”,也稱“百步穿楊”。王琚的《射經》說:“其的(箭靶)始于一丈,百發百中,寸而加之(一寸一寸地增加距離),至于百步,亦百發百中,乃為術成。”
解釋:“百發百中”這句成語,今天常用來形容神槍手的射擊技術,還可以用來比喻料事必中和謀事必成。每次都能命中目標,形容射箭或射擊非常閃。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絕不落空。 | ||
成語正音 | 發;在這里不能讀作“fà”;中,不能讀作“zhōnɡ”。 | ||
成語辯形 | 中,不能寫作“仲”。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