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拼音 | 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 | 簡拼 | brhz |
近義詞 | 親臨其境 | 反義詞 | 膽小如鼠 |
感情色彩 | 褒義詞 | 成語結構 | 復句式 |
成語解釋 | 焉:怎么。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險境就不能獲得成功。 |
成語出處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班超傳》:“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 |
成語用法 | 復句式;作主語、分句;指只有經歷艱難才能成功 |
例子 | 中國人有一句老話:“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句話對人們的實踐是真理,對于認識論也是真理。(毛澤東《實踐論》) |
英文翻譯 | the only way to catch tiger cubs is to go into the tiger's den <nothing venture,nothing gain> |
謎語 | 抓虎仔 |
成語故事 | 東漢時,漢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和鄯善王交好,鄯善王對他們也很友好,表示愿意與漢修好,匈奴國的使者從中挑撥離間。班固對隨從說:“不進入虎穴,怎么能抓到虎子。”連夜攻擊并全殲滅匈奴使者,與鄯善王重歸于好。 |
成語正音 | 得,不能讀作“děi”。 |
成語辯形 | 穴,不能寫作“血”。 |
產生年代 | 古代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