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屈不撓 | |||
拼音 | bù qū bù náo | 簡拼 | bqbn |
近義詞 | 堅忍不拔、百折不撓、視死如歸 | 反義詞 | 卑躬屈膝、奴顏婢膝 |
感情色彩 | 中性詞 | 成語結構 | 聯合式 |
成語解釋 | 屈:屈服;撓:彎曲。比喻在壓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現十分頑強。 | ||
成語出處 | 東漢·班固《漢書·敘傳下》:“樂昌篤實,不橈(撓)不詘(屈)。” | ||
成語用法 |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形容人頑強 | ||
例子 | 一百多年來,我們的先人曾跟國內外反動勢力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 | ||
英文翻譯 | never give in | ||
謎語 | 彎腰抓癢 | ||
成語故事 | 漢成帝時期,丞相王商為人正直,敢于同惡勢力在不屈不撓的斗爭,他力勸漢成帝不要聽信大將軍王鳳的謠言帶頭去避難,受到漢成帝的表彰。他不惜自己的官位也要將玩忽職守的瑯玡太守楊彤罷免,因此得罪了他的親戚王鳳,因此被陷害。 | ||
成語正音 | 撓,不能讀作“ráo”。 | ||
成語辯形 | 屈,不能寫作“曲”。 | ||
成語辯析 | 見“百折不撓”。 | ||
產生年代 | 古代 | ||
常用程度 | 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