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十學案文學常識及名篇名句
背誦要圍繞名家名篇有重點地進行,切忌貪多求新。
背誦要注意縱向(歷史進程)、橫向(同一時期)兩條線索,要將特定作家作品放在它的特定“坐標”中去記憶,切忌雜亂無章孤立地記。
默寫名句名篇答題技巧規律總結
考生默寫名句名篇時,容易出現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一時回憶不起來(識記不出);二是順序錯亂,張冠李戴;三是書寫錯漏。因此,答題時要沉著認真,要善于借助出處和引導句去回憶,萬一一時記不起來,可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可能做完其他題后又會突然回憶起來。答完題,一定要反復默念,要包括引導句在內作“全程回放”,這樣,語序不當和書寫錯漏的問題一般都可以發現并糾正。另外,如果命題是三選二,答題時就應以最有把握的題做起,做了兩題就夠了。如果三題都做(最好不要這樣),要確保前兩題完全正確,因為高考閱卷評分有時規定只看你做的前兩題,有錯誤即扣分,即使你第三條做對了也不給分。
另外,在復習和應試時還應注意:
(一)要突破生僻難寫字
對于文質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數同學能熟讀成誦,但在考試中卻得不到分,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難寫字書寫有誤,一字之差,導致丟分,實在遺憾。
例如: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陶淵明《歸園田居》)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杜甫《詠懷古跡》)
以上三句中的“羈”“鶩”“壑”就極易寫錯,復習中要反復多寫幾遍,強化記憶。
(二)要注意同音異義詞
讀音相同,意義不同甚至相反的詞語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存在,這也是命題人設置陷阱的熱點。復習中應該特別注意這些同音異義詞,做到既知其音,更明其義。
例如: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白居易《琵琶行》)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司馬遷《史記》)
以上三句話中,“幽”的意思是“隱藏的、隱蔽的”,容易由后面的“愁”想當然地寫作“憂”,若聯系后面與它對舉的“暗恨”,理解了詞意,就不會誤寫了;第二句中“暗”的意思是“綠柳成蔭”,易誤為“岸”;第三句中“銷”的意思是“熔化”,易誤為“消”。
(三)要注意同義異形詞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異的詞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屢見不鮮的,這類詞對學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誤導性,是考試得分的“盲點”之一,復習時也應引起高度重視。
例如:為由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毛澤東《七律•到韶山》)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將進酒》)
以上三句中,“教”容易誤寫成與之同義的“叫”,“長”容易誤寫成“常”,“材”容易誤寫成“才”。
(四)要留意具體環境
名句名篇的背誦和默寫,不應機械古板地死記硬背,要聯系上下文,在具體語境中分析品味和識記一些關鍵的詞語,從而使自己對名句既有感性的記憶,又有理性的思考。
例如: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白居易《賣炭甕》)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秋詞》)
第一句如果不聯系“賣炭的老人雖然衣衫單薄,卻愿意天氣寒冷賣個好價錢”的具體語境,就可能想當然地把“愿”寫成“怨”;第二句如果不聯系“琵琶女本不愿為人彈奏,是千呼萬喚的情況下才出來”的,就會把“始”寫成“使”;第三句如果不聯系“晴空”“排云”這兩個語境,就會把“霄”錯寫成“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