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傳
3.阿q不再幫舉人老爺的忙了,因為其太媽媽的了。聽的人何以“嘆息”又“快意”呢?提示:嘆息是因為阿q不在舉人家里幫忙,失掉一個攀附闊人的機會,實在可惜;而出于嫉妒心理,他們聽說阿q不再在舉人老爺家里幫忙了,又感到高興,心想你阿q不配比我們好,所以心里又快意。這兩個詞深入地剖析了“聽的人”的丑惡靈魂。4.“咳,好看。殺革命黨。唉,好看好看”這些話說明阿q是一個怎樣的人?提示:一個本已“睡著了”的人,當然不可能覺悟,嘛木愚昧之余,只能充當無聊的看客。5.“阿q,你還有綢裙么?沒有?紗衫也要的,有罷?”聯系前面婦女對阿q惟恐避之不及的情形,分析“沒有”“有罷”,說說此時婦女和阿q的心態發生了怎樣微妙的變化。提示:前面的情節里婦女躲避阿q,是因為受了趙太爺之流的宣傳蠱惑,加以愚昧,以為阿q真個是獵色的壞蛋。而到這里,她們又并不害怕阿q了,是因為阿q手里有東西,她們并不喜歡阿q而是喜歡阿q的東西。“沒有”“有罷”表明阿q以為自己地位提高了,這些女人都不在他的眼中,所以并不想過分搭理她們。這里,作者對婦女持一種諷刺態度。6.“完了?”趙太爺不覺失聲的說,“那里會完得這樣快呢?”這刻畫了其怎樣的心態?提示:趙太爺開始擺出架子,本來想貪小便宜卻偏要做出個老爺的樣子來,所以一開始說話想說得含蓄而有身份。可沒想到阿q說“完了”,他心里一急就“不覺失聲”,露出了一個愛貪小便宜的土地主的尾巴來。7.“秀才聽了‘庭訓’,非常之以為然,便即刻撤消了驅逐阿q的提議,而且叮囑鄒七嫂,請伊萬不要向人提起這一段話”,此句中的“庭訓”“撤消”“驅逐”“提議”是大詞小用,莊詞諧用,一方面刻畫人物滑稽可笑,另一方面具有諷刺意味。像這樣的詞小說中還有不少,閱讀時注意找出一些并加以體會。提示:略,學生找尋。8.說說阿q從中興到末路的過程。略,學生概括。五. 板書小結第六章內容:從中興到末路中興的風光末路的失意酒店人的刮目相看王胡的肅然起敬婦女們的照顧生意趙太爺的親善巴結得意忘形透底細敬而遠之失人心斯亦不足畏也矣落花流水春去也人們愚昧無知世態何其炎涼六. 作業布置:熟讀課文中關于阿q的心理描寫的精彩段落,體會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技巧。
第五課時 分析賞讀第七、八章一. 閱讀第七章:1.“宣統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將搭連賣給趙白眼的這一天——三更四點,有一只烏篷船到了趙府上的河埠頭。”紹興光復這么莊嚴的事件,作者卻用阿q賣搭連給趙白眼這件事來作補充說明,你認為作者在這里有什么用意?提示:一方面說明普通老百姓并不關心什么紹興光復,而只注意身邊發生的小事,辛亥革命與人們的生活差得太遠;表明作者對辛亥革命的態度是懷疑的,把紹興光復與阿q賣搭連這事聯系在一起,顯得滑稽可笑。2.“至于革命黨,有的說是便在這一夜進了城,個個白盔白甲:穿著崇禎皇帝的素。”此句怎樣理解?提示:這說明清朝已經滅亡了,但未莊人的思想仍停留在明末清初的幾百年的過去。民眾之愚昧落后不言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