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拿來主義
探究:(1)認真閱讀魯迅先生的文章,找出其中不符合現代漢語語法習慣的語句,認真體會這些語句在遣詞造句方面的特點。
(2)了解早期白話文的特點。因為早期的白話文不同于現代漢語,很多地方不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規范,這種現象不能完全認為是語病。
(3)根據你的研究,寫一篇小論文,談談早期白話與現代漢語的不同。題目可以仿照《古今言殊》擬制。
9 拿來主義
教案示例一教學目的一、理解這篇雜文語言犀利、幽默的特點;學習本文運用比喻進行論證的方法,正確理解各種比喻的含義。二、理解如何正確對待中外文化遺產。教學時數 兩教時教學過程第一教時一、導入新課。...
【教學目標】1、了解和學習魯迅先生對待中外文化遺產的正確態度與方法,發揚拿來主義精神,在閱讀中外作品時注意吸取精華,剔除糟粕。2、理解本文語言犀利,幽默的特點;學習本文運用比喻進行論證說理的方法,正確理解本文各比喻的含義。...
教學目標: 1、領會文章深刻的思想內涵; 2、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 3、學習形象化說理的方法。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學習課文1——7段 教學步驟: 多媒體展示排除法解題思路: 或a或b或c或d 非a 非b 非c ———————...
師:從上學到現在,大家學過的魯迅的作品應該有十幾篇了,我做個調查,大家喜歡讀魯迅的文章嗎? 生1:不喜歡,讀不懂,也沒意思。 生2:基本上老師講,我們記,談不上喜歡不喜歡。...
【教學目標】1、了解和學習魯迅先生對待中外文化遺產的正確態度與方法,發揚拿來主義精神,在閱讀中外作品時注意吸取精華,剔除糟粕。2、理解本文語言犀利,幽默的特點;學習本文運用比喻進行論證說理的方法,正確理解本文各比喻的含義。...
拿來主義 授課人:魏紅霞 教學目標 1、理解本文的題旨和拿來主義的基本含義。 2、分析本文的論證結構,體會魯迅雜文的藝術特點。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透過詞語的表面,分析其深刻內涵。2、學習運用生動形象的比喻論證法。...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運用比喻論證等方法把深奧的抽象的道理講得深入淺出,生動形象的論證藝術;體會魯迅雜文的語言特點。 2.學習本文,認清對待文化遺產的正確態度------批判地繼承,并能運用正確的觀點解釋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本文的寫作背景和魯迅關于批判繼承文化遺產的觀點。了解雜文的文體特征。2.把握文中的比喻、諷刺、反語和特定語境中詞語的含義。體會魯迅先生雜文尖銳犀利、幽默詼諧的語言風格。...
教學目標: 1、領會文章深刻的思想內涵; 2、理清文章的論證思路; 3、學習形象化說理的方法。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任務:學習課文1——7段 教學步驟: 多媒體展示排除法解題思路: 或a或b或c或d 非a 非b 非c ———————...
●備課資料一、課文析讀《拿來主義》:議論文的典范《拿來主義》是雜文的典范,也是議論文的典范。層次繁密,思路開闊。文章無論是批判錯誤主張還是闡述正確觀點都涉及眾多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并不處于同一思維層面,至少處于以下四個層面...
魯迅
魯迅返回頁首學習重點 一 總體理解文意二 揣摩詞語的諷刺意味中國一向是所謂“閉關主義②”,自己不去,別人也不許來。自從給槍炮打破了大門之后,又碰了一串釘子③,到現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義”了。...
教學目的:     學習魯迅先生的精神及其對待文化遺產的正確態度與方法。     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論的寫法,領會比喻論證、事例論證和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
[教學目標]  1. 理解文意。揣摩語言內涵,分析形象意義,把握文章主旨。  2. 培養學生“雜文語感”。  3. 加強學生的情感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目標 1、學習本文運用比喻論證等方法把深奧抽象的道理講得深入淺出生動形象的論證藝術;體會魯迅雜文的語言特色。2、認清對待文化遺產的正確態度--批判地繼承,并能運用正確的觀點解釋一些實際問題。...